協作模式服務據點與精神障礙者就業



臉書追蹤 心旅程會所




臉書追蹤心動力會所



會所是在社區的一個地方,加入會所的精神康復者為「會員」
工作人員和會員都是會所的夥伴,肩並肩完成會所內很多不同的事情
透過這樣的過程,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生活的方向

會所致力於創造平等、自主、互相扶持的友善環境,與此同時
康復者也能藉由在會所的生活經驗與夥伴產生連結



 

  由會員與工
作人員組成同儕家訪團隊,實際到精神康復者
  家中訪視,建立友誼關係




  依會員需要,由會員與工作人員共同辦理相關課程與
  節日慶祝活動





      協助會員連結其他資源,如就業、居住、醫療等資源








        與會員一同籌劃不定期的宣導活動,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如何
    與精神疾病患者相處






     分為文書行政組與餐飲健康組
    會員與工作人員並肩一起討論、
規劃和完成工作日任務





      會所是大家的,公共的事共同決定,透過討論形成共識






      藉由多元形式的諮詢支持,陪伴會員渡過困頓與起伏






    透過午茶的輕鬆氛圍,邀請具就業經驗會員,共同分享
   就業
相關議題






藉由會所的過渡性就業、輔助性就業,支持會員達成就業的想望  

   


             
臉書追蹤  心馳元會所                




112年承接勞發署「強化精神障礙者就業社區支持試辦計畫」
透過會所發展過渡性就業及輔助性就業,針對康復者就業上最困難的
「人際關係問題」、「職場適應問題」、「疾病起伏」三項因素進行長期支持協助

「過渡性就業」提倡康復者能夠在一般競爭性職場上嘗試與訓練
累積工作經驗並增加自己履歷的豐富度
同時工作人員也會進入到職場提供康復者支持與協助
另外,因職場開發不易,為了最大化能夠在職場嘗試工作的人數
所以過渡性就業有6-9個月的時限

當康復者至少從事一次過渡性就業後,較了解自己的優劣勢、職涯方向後
就能夠朝向「輔助性就業」邁進,在輔助性就業中, 支持度較過渡性就業少,職位無時間限制
康復者會與工作人員一同討論自己在工作上所需的協助,朝著獨立就業更進一步